首页

vivi女王霸踩

时间:2025-05-28 06:31:43 作者:人民网评:以科技之光,照亮强国之路 浏览量:85748

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,科学技术要打头阵,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。5月24日至31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,5月30日是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。今年活动以“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”为主题。连日来,全国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科技活动,通过展览展示、互动体验、参观研学、专家讲座等方式,点燃公众对科学的热情。科技活动周,打破了科技与大众之间的隔阂,让科技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。

 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,科技周是一个触摸未来的珍贵窗口。江西九江,机器警察和巡逻机器警犬亮相科技活动周现场,引得众多市民围观;北京“自动化之光”公众科学日,18项人工智能技术成果惊艳亮相;大连科普讲解大赛上,选手们围绕“人工智能”“自然科学现象”“医学原理”等前沿热点领域,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;西藏那曲,科普大篷车开进海拔4500米的色尼区中小学校,从基础物理原理演示装置,到展现前沿科技成果的模型,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科学,激发了他们对科学的强烈好奇心与探索欲。这些活动走进社区、校园、乡村,让抽象的科技变得触手可及,既提升了公众科学素养,也为创新发展凝聚起深厚的群众力量。

  科技创新并非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的单打独斗,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宏大实践。科技活动周的各项活动,正是激发全民创新热情的关键。当孩子们在科普活动中种下科学的种子,当普通民众在互动体验中感受到科技的乐趣,创新的种子便会扎根心田。这种全民参与的创新氛围,为我国科技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
  全国科技工作者日,则是向科技工作者致敬的重要时刻。“嫦娥”揽月,“天和”驻空,“天问”探火,“九章”量子计算机……科技工作者用智慧与汗水书写科技报国的动人篇章。从精密仪器的研发,到民生科技的普及,每一次突破都凝聚着他们的心血,每一项成果都承载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
  必须创造条件、营造氛围,调动各方面创新积极性,让每一个有创新梦想的人都能专注创新,让每一份创新活力都能充分迸发。政府应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,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,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科研环境和条件;企业要充分发挥创新主体作用,加强与高校、科研机构的合作,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;教育部门要加强科学教育,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,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培养更多后备力量。

  许多影响创新发展的力量,来自于深层次的文化和观念。建设科技强国不仅是技术层面的追赶超越,更是文明文化的发展革新。当全社会齐心协力,科技之光必将更加耀眼,照亮我们迈向科技强国的征程。(人民网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官方:2021年中国版权产业行业增加值为8.48万亿元

有外媒记者提问,台湾“国防部”称,正监测一艘中方的航母穿越台湾海峡。中方能否证实?台湾“国防部长”在提及本月早些时候的军演时称,对台湾的封锁视同战争。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?

日中福清工商会携公益组织帮扶家乡教育

逢山开路 遇水架桥丨为基层松绑减负

比如,“郑州市是国家中心城市里面国家5A级景区数量最少的城市,且嵩山少林5A级景区旅游吸引力呈现逐渐下滑态势”;“文化和旅游之间融合及旅游和农业、工业、康养、会展、研学、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力度不足”等。

全国养老服务监管工作会议召开

厦门4月9日电 (汪桢 黄秋雅)“我在大陆工作,经常往返厦门和金门,每次都走快捷通道非常便利,这次也带朋友过来办理采集备案手续,2分钟就好了。”9日9时40分许,台胞叶先生在厦门五通客运码头顺利办理边检快捷通关信息采集。

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吉林省启动国家四级救灾应急响应

活动现场设置的咨询专区特别受欢迎。记者看到,在咨询专区,“乐业上海”就业服务专家耐心地为求职者讲述求职技巧,提出简历修改意,并在职业规划、岗位推荐、心理咨询等方面,为求职者答疑解惑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